云南讲武堂毕业的名将

2018-05-12 工作计划 阅读:

云南讲武堂毕业的名将篇1:名将辈出的云南陆军讲武堂


名将辈出的云南陆军讲武堂
作者:徐 平 张志军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   当时,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其中第十九镇建于云南。新军编练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作出统一的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万余平方米。1909年(宣统元年)8月15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高尔登为首任总办(校长)。学堂开办之初,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课程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加以调整而成,分为学科、术科两项,学科主要进行军事理论教育;术科是为配合军事理论教育而进行的实际技能训练。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如唐继尧、李烈钧、刘存厚、罗佩金、顾品珍、方声涛、王柏龄、杨杰等。至辛亥革命时,讲武堂已为云南新军输送中下级军官600余名。   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邻省甚至邻国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昆明报考求学。据不完全统计,从第十一期至第十七期,朝鲜、越南来留学的青年达200余名。   1930年,龙云在讲武学校成立滇军教导团(全称“讨逆军第十三路军教导团”),龙自兼团长,除步、骑、炮、工四兵科外,增设宪兵、经理、交通三个区队以培养专业军官。教导团共办三期。至此,云南陆军讲武堂、讲武学校共办22期,包括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   1938年,按黄埔军校系列,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黄埔军校的9个分校,均由蒋介石兼校长,具体实行主任负责制,昆明分校由龙云兼主任。依照黄埔军校系列定为黄埔第十一、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期,培训各类学员近8000人。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9月,第五分校奉令停办。   云南讲武堂师生具有较高的军事素质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在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战争、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建立了卓越功勋。   辛亥革命前夕,讲武堂开办时所聘任的38名教职员中,同盟会会员和革命分子占了绝大多数,总办、监督、提调三个最重要职务始终都掌握在同盟会会员手中,各兵科科长、执事官等也都是同盟会会员或革命分子。革命党人不断向学员灌输“推翻帝制,打倒列强,富国强兵”等训示,成为学员的奋斗目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相继光复独立。为布置起义,昆明革命党人从10月16日到28日短短的十多天里,先后举行了五次秘密会议。会议决定了具体起义日期,并对起义的步骤、兵力和进攻路线都作了详细规定。10月30日,农历重阳节,起义爆发后,讲武堂师生立即投入战斗,总办李根源、教官唐继尧、刘存厚、张子贞、王兆祥、孙永安、王廷治等分别率领起义学生和部队占领城门、总督府和城内其他重要机关。作为这次起义主要军事力量的讲武堂师生,第一次向世人充分展示了这所近代化军事院校卓越的教育成果。起义军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经过十几个小时激战,于31日下午控制了全城。   昆明起义后,成立了以蔡锷为都督的军政府,一批讲武堂主要官员、教官调军政府任要职而成为领导核心,如李根源任参议院院长兼军政总长,唐继尧、刘存厚任参谋部次长,李鸿祥任政务厅厅长……   1915年12月12日窃国大盗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下令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废除民国纪元。消息传来,全国一片声讨,云南首先发动起义。12月25日,震惊全国的护国武装首义正式开始。云南组织了三支护国军和一支挺进军,唐继尧被推为云南都督总揽全局。蔡锷任第一军总司令,出兵四川;李烈钧任第二军总司令,进军两广;唐继尧兼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黄毓成任挺进军司令,策应各路。护国军上至将帅,下至排、连长,绝大多数出身讲武堂(学校)。   护国滇军出师云南后,各省纷纷起兵响应,广西、贵州、陕西等省先后宣布独立。在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下,袁逆于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不久,袁即忧郁而死。云南首义,各省响应,再造共和的伟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12月25日被定为“云南护国首义纪念日”。   1917年7月,张勋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独揽国政,废除《约法》,解散国会。8月,唐继尧以“维护约法,以靖国难”的口号,联合滇、川、黔军,组成靖国联军,参加护法战争。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自任大元帅,任命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共同领导滇军、粤军以及部分桂军、黔军、湘军、川军等。其中,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的靖国滇军,是军政府所依靠的一支主要武装力量。一位法国观察家在《香港时报》评论说,他见过的中国军队中,“滇军战斗力最强,特别是滇军军官要比广西、广东的显然要高明得多。……滇军素质上优越得多的原因,是他们在讲武学校受过严格的训练,他们在学校学习炮术、识图,认真进行夜间演习……”   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兴师北伐,滇军积极响应,以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织滇军北伐军,原讲武学校校长、云南省省长兼滇军总司令顾品珍自兼滇军北伐军总司令,原讲武学校教官张开儒任副司令,以讲武堂毕业生杨希闵、杨蓁、金汉鼎分任第一、二、三路司令,范石生任先遣军司令。讲武堂毕业生朱培德部,成为大元帅府拱卫军,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金汉鼎部编为第九军,范石生部编为第十六军,讲武堂前教官杨杰部编为第十八军,皆奋战在北伐前线。朱培德、杨杰还先后担任北伐军总参谋长。讲武堂毕业生、贵州省省长兼黔军总司令卢焘,派胡瑛、谷正伦两部进攻广西军阀陆荣廷,策应北伐,巩固了大本营,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讲武堂和讲武学校毕业生纷纷率部奔赴抗日前线,军长曾万钟、孙渡、卢汉、王甲本、杨宏光,在中条山会战、台儿庄会战、湘桂战役、江西战役、长沙会战等重大战役中,浴血奋战,杀敌报国。军长唐淮源、王甲本,师长寸性奇,旅长陈中书,团长尉迟毓鸣、黄仙谷、薛金吾、潘尔伯、董文英等一批讲武堂毕业军官血洒疆场,壮烈殉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参谋长叶剑英,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领导八路军和抗日联军同日寇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斗争。   解放战争中,不少讲武堂将领率部起义,弃暗投明,加入人民阵营。领导长春起义的六十军军长曾泽生,领导云南起义的龙云、卢汉、第九十三军军长龙泽汇、第七十四军军长余建勋等,对促进东北和云南的解放进程,起了积极作用。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出自这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崔庸健次帅,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大将。   云南陆军讲武堂作为革命军的摇篮,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人民解放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将星闪烁,冠盖云集,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瑛(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云南讲武堂毕业的名将篇1:名将辈出的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讲武堂毕业的名将篇2:云南陆军讲武堂将军名单


云南陆军讲武堂将军名单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瑛(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李范?#93;担任了朝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
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
 
先看一个猛人汇集的名单: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武海秋(越南临时政府主席)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毕业生: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瑛(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云南讲武堂毕业的名将篇3:民国军事将领的四大学院派系


说一下中国近代军事将领的派系出身,大概可分为四大派系:日本士官系、保定系、云南讲武堂、黄埔系。通常有的说三大系,会把云南讲武堂去掉,我却觉得有必要加上,毕竟出了新中国两个元帅。
日本士官学校从1900年起应清政府要求招收中国学生学习现代军事,从这个学校出来的就是所谓士官系。著名士官系将领有:蒋百里和蔡锷(据说两人分别以第一和第二名毕业)、孙传芳、李烈钧、唐继尧、阎锡山、何应钦、蒋介石、汤恩伯等。日本人什么时候结束招收中国学生不清楚,看资料,到1930年左右还有第22期中国学员。
保定军官学校,前身是1903年创办的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1912年(辛亥后),开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日本士官学校第一名毕业的蒋百里(后又留学于德国)就任校长。著名保定系将领有: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李济深、叶挺、邓演达、蒋光鼐、张治中、傅作义、顾祝同、陈诚、白崇禧、刘峙、薛岳等。1923年停办。
云南陆军讲武堂,始创于1909年,辛亥后蔡锷将之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并以学校师生为骨干组建滇军,进行护国护法战争,声名远播,所以云南讲武堂能在当时各省讲武堂中脱颖而出。后又由于滇军加入孙中山在广东创建的国民政府,讲武堂系将官在大革命时代的历史写下很重的一笔。云南讲武堂毕业的著名将领有:朱培德、朱德、叶剑英、龙云、卢汉、崔庸键(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越南人民军总司令)等。1938年改为黄埔第五分校。
黄埔大家就比较熟悉,1924年创办。创办人和教官教员综合了士官系、保定系和云南讲武堂的各地军事人才。后又在各地设分校,自此天下英雄尽出黄埔。毕业名将:林彪、徐向前、陈赓、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
看军史传记时描述某人是什么出身时,经常会提上述派系,所以搜集整理了这些内容,查看完这些资料,对于各系所代表的资历,我的基本印象是这样的:保定系和日本士官系牌子最老最硬,其中又以日本士官系更强,入了保定学校,有能力的,都会去日本进修,比如孙传芳、蒋介石。日本士官系的毕业生中不少担任保定军校的教官甚至校长。而云南讲武堂教官校长里则兼有士官系的和保定系的。黄埔的教官则集保定系、士官系和云南讲武堂于一体,而其时云南讲武堂由于同属广州国民政府,其教官、毕业生和教材都被创办初期的黄埔调用,据说云南讲武堂有黄埔摇篮的称谓。
这样一整理,比资历时就比较清楚了,对于1927年的将官来说,士官系和保定系的基本上比云南讲武堂和黄埔的资历深;云南讲武堂又比黄埔系资历深。
这几个派系之外,还有些留学苏美欧的,比如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刘伯承,西点的孙立人。
蒋介石先就读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没毕业(有说是被开除);再就读日本士官预备学校,因回国参加革命,又被开除;后又就任黄埔校长。由此,老蒋一身兼为保定系、士官系和黄埔系的三系元老。
国民党军队中比较重视出身,印象比较深的是介绍徐海东的资料里的一段,被徐部俘获的一个国军将官打了败仗很是不服,想从学历上找原因,先问徐是黄埔几期,后又问是否保定系?打了败仗还问对手是哪里毕业,可见国军对这个多重视。
徐当时自答是“青山大学”毕业,共军方面这是很常见的,所以不可能攀比学历,最基本的一点毛就没读过军校,贺龙就没怎么读过书,彭德怀也是杂牌军校毕业,高层中有这些人,基层中更多。所以在红军中没学历不会被歧视。当然,有学历的受重用的机会更多,比如土地革命时的宁都起义,原国军西北军的一个军团近2万人起义后编成红军第五军团,在考虑派谁去做政治委员时,就要考虑他们都是国军过来的,军官多是保定系,重视资历出身,最后找了肖劲光,因为他是苏联军事院校毕业的“假洋鬼子”、在北伐时又做过国民革命军师级的党代表,这样的资格才能压得住。
同样的道理,后来对国军做统战工作就用叶剑英——黄埔创办时的教务副主任,国民党将领中一多半都是他学生后辈,这资历去跟国军将官谈判怎么都不吃亏。他做元帅很大原因也是因为他在国民党将官中的影响重大,据说那时有些人不同意他做元帅,而周就劝说大家接受,因为那时还有很多国军起义将领,可以说叶剑英的元帅就代表了那些起义将领。

推荐访问:云南讲武堂毕业的名人

工作计划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退休后独生子女费发放新规定 下一篇:张家港2017年规划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