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伴文章网
黑伴文章网 散文精选>>爱情散文>> 俄国爱情散文诗

俄国爱情散文诗

2019-06-25

俄国爱情散文诗《一》

经典爱情诗歌

不爱自己,怎么能爱别人? 婚姻是青春的结束,人生的开始。

爱是温柔的吗?

它太粗暴、太专横、太野蛮了;

它像荆棘一样刺人。

真诚的爱情永远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

吻是恋爱生活上的一首诗。

爱的黑夜有中午的阳光。

如果说“喜欢”不要理由的话,

那么“憎恨”也就不要什么依据。

最甜的蜜糖可以使味觉麻木;

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

太快和太慢,结果都不会圆满。

悲哀是爱情的证据。

但是,

深深的悲哀是判断力不足的证据。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___莎士比亚 —泰戈尔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____如何, 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俄国爱情散文诗《二》

爱情哲理散文诗

爱情哲理散文诗

1

在争论不休中,世界生活的老人过来,用诱惑的声调说:“年轻的恋人们,大胆地相爱吧!”于是,一对一对狂热相爱的男女,走进了生活的密林之中。

只有经过了一番追逐、失败、痛苦、离散了的恋人,才在生活密林的小路上徘徊,开始认真思考爱情的真正意义和责任。---谁能回答?

不曾表白过的爱情,是那不曾开放的花苞。它的美在内涵,在沉默中成长。如果经不起严霜、风暴、雷雨,如果是错过了季节,花苞脱落了,枯萎了,那么,不曾表白过的爱情,在记忆中淡漠,在历史中枯萎。正如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回顾道路上的落叶。

2

不能实现的爱情,是那不能吃的桐子果,又苦又涩。它的美在婉惜、悲痛中成长。心灵的火花在秘密中燃烧。如果爱情的闪电,不能战胜世俗黑夜的偏见,那它只能如一束流星,按自己各自不同的方式,从燃烧到毁灭,于是两颗颤动的心,受到爱情的创伤,在痛苦中死去。

3

{俄国爱情散文诗}.

被拒绝的爱情,是一颗没有找到土壤的种子。即使它在独自的相思中发芽,那鹅黄嫩绿的细芽也会死去。如果爱情是纯真的,爱,和被人爱都是一种幸福。请不要轻佻的拒绝。

4

如果眼光在寻找眼光。如果在众多的人群中,第一次相逢的眼光,迸发出吸引的火花。如果时间老人允许这样的眼光,在凝视中互通情意,爱神之树须发芽了。

5

对痛苦的理解,对痛苦的同情,对痛苦的慰藉,在痛苦中男女双方的支持,是产生爱情的酵酶。

6

许多第二次燃起的爱情,常常是第一次爱情的继续。马恋旧槽,人思故旧。情思难断呵。初恋失败的人,在初恋中所追求的,仍然要在第二次追求中获得。获得的多少,将会决定对初恋怀念程度。

初恋是迷惘的、狂热的、令人心醉的记忆。连时间老人也不可能将它磨灭。它将陪伴人的一生。有人说:男的对初恋是永世不忘,女人却容易忘掉。这,完全是误会。女人的秘密藏得更深,只是不说出来罢了,其实女人记得更清楚。所以女人才最痛苦。

7

湖心亭的远处,碧绿的水面,有一叶轻舟。倒影在水里,是一顶紫红的花伞。

小船不移动,花伞也不移动。多美的画面呵!„„

忽然有人会想,那顶花伞后面是什么呢?是什么把小船和花伞都凝固了呢?

是爱神之箭,把这一切固定了。看见小船和花伞的人,都在会心微笑。

俄国爱情散文诗《三》

感悟俄罗斯诗歌

俄罗斯经典诗歌鉴赏

学院 药学院

专业{俄国爱情散文诗}.

姓名 徐婷婷

学号 101205318

感悟俄罗斯诗歌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生花的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这些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人生的质量需要不断熔铸,人生的境界需要不断拓展。而阅读诗歌、体味诗歌,对于提升人生的质量、丰富人生的内涵,无疑具有不可言喻的意义。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若干首优秀的诗歌,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而且还能获得某种深刻的人生启示和积极的人生借鉴。优秀的诗歌,沉淀着人类灵魂深处承载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阅读优秀的诗歌,可以使我们在领略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的同时,感同身受,体会诗人所阐扬的人生与社会哲理,获取在困境中生存的力量和与丑恶相抗争的勇气,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今后的人生征途中高扬理想的旗幡,跨越道道人生障碍,朝着理想完美的人生迅

疾迈进。

在大一上学期,选了俄罗斯经典诗歌鉴赏这门选修课,对俄罗斯经典诗歌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第一节课学了俄罗斯诗歌代表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这首诗使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生活的真谛,因而得到广泛的流传。尤其是当生活遇到挫折时,它可以使你走出困境,看到光明。正如诗中唱到的那样,‚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爱情也不例外,虽然爱情是那么的幸福、迷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爱情和爱情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没有缺陷。

正如生活有成功就会有失败一样,有相爱也会有分手,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然而,生活往往是有曲折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失去了,才能知道拥有的可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生活中总会出现。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坚持美好的信念和进取的态度,让‚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才能更好的把握住现实。

这不正是值得我们提倡的生活态度吗?不也是生活中的辩证思想吗?它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对立统一、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切艰难险阻都是暂时的,都会成为过去,成为我们‚内心的浪涛猛然跌落后溅起的浪花‛,因而那逝去的也就变得可爱。

罗赞诺夫说过,只有当一本书引起读者共鸣、使读者有感同身受之体会时,这样的阅读才是给人以满足的,不值得纯粹为‚满足‛而读书,人所以要读书就是为了‚帮我弄清楚我的生活,照亮我,教会我生活‛。由此我们知道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罗赞诺夫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普希金之于他呢?罗赞诺夫论述前者的文章有15篇之多,而献给后者的却多达321篇。而且他用直观可感的言写道:普希金……我把他吃一页,每一个场景,可却仍读,因为这是食物。已经奔涌,照亮大脑,洗净灵魂可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实实在在的现实中的于他而言就是‚理想的我‛的,我的理想是宁静,高尚它是多么遥远啊……只有灵纯洁度过的人才会是‚作家这样纯洁的人。我们甚至有充分的理由认为隐秘的心灵絮语是以普希金的方式、普希金的灵魂对生活对命运的感知和顿悟。《逝者如斯》的主角是被罗赞的第

二任妻子瓦尔瓦拉〃她是作家肯定的普希金创体化身,她聚真善美于一体诚,富于同情心,她不知委争执,从不会报复,但奇妙的她总是成为最终的王者。‚教育者‛和‚指路明星‛的意义是取之不尽的源泉,成为摆脱一切,逃离一切的体现。

普希金是宁静的,是明朗的,是均衡的,而就其本性来说,与安详而又明朗的普希金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忧虑、狂躁、苦恼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却一生对前者有一种特别的敬仰和崇拜,其原因就在于他对宁静有着永恒的渴望和追求,而普希金对于他来说就是这样的宁静,‚他把普希金当作自己的守护神来爱戴,当作可以使自己摆脱恼人思想的保护者来爱戴‛,更有甚者,他感到普希金能够成为每个人的保护神,尤其是在伟大的内在动荡时刻成为整个民族的保护神。这就是普希金对某一个具体的个人,对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永恒价值所在。罗赞诺夫说过,自己的创作有一天会衰老,陀思妥耶夫斯基及托尔斯泰也会由于自身的‚神经过敏‛,由于其思想和某些观点的过时而不同程度地老化,可是普希金却永远不会、丝毫不会老,‚普希金是某种奇怪的永恒‛。而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普希金非同寻常的圆满精神‛。普希金‚精神之圆满‛还体现在敞开心扉的,甚至可以说‚他门,因为没有围墙,没有会疲倦的花园。‛

《最后一次我在心里……》在普希金倾其一生时间和智慧表述的爱的本质之中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基础,它清除把形形色色的‚我‛分割开来的篱障,通过无所不能、无坚不摧的倾心之情感,温存之问候,温柔之退让和美好之祝愿而使人与人之间能

够建立起如兄弟般的相亲相爱和幸福和谐。正因为此罗赞诺夫才通过对‚朋友‛,对爱妻无限留恋之情的描述,通过对其于凡常琐事之中时时让人有‚顿悟‛之感、有震聋发啧之感的描述,间接地表达出对 ‚圆满精神‛的化身普希金的无限留恋和永恒思念。正因为此,陀思妥耶夫斯基才会在普希金纪念碑揭幕仪式上的讲话中慷慨激昂、泪流满面地真诚呼唤‚兄弟情谊‛,呼唤‚骄傲的人啊,驯服吧!‛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也指出,普希金最令人惊叹的特点是他的普济主义,.是他及于整个世界整个人类对全世界及整个人类大一统倦的永恒渴望和追求,这也斯世世代代长盛不衰的根源在俄罗斯人传统的、由来以潜藏着一个根深蒂固的、历验而从未消亡的信念,即俄罗斯真正选民,它的崇高使命就的神圣旨意,最终把人类救出来。

而普希金及其全部种思想意识的最好表达,他通过对真、善、美等等人类高尚品德的讴歌和颂扬,他甚至为人在每一个瞬间都准备了适合要求的诗行。普希金‚有适合各种年纪,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代人都有的精神结构,永恒的主题是大地,对于普希金大地,整个大地上的一切。他了带来什么,而是为了爱,爱使之更快地接近天空、尘世的内容、尘世的格调。也就是说以如椽之笔描绘情感浸染的更新的尘世。按这一点,普希金《致克恩》这首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面前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几句诗行所表达的内在精髓,是他的价值所在。他与‚对生活、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完全来自于生活本身‛的罗赞诺夫大相径庭,厌恶一切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成为哲学家,迷醉于‘理论’,其目的就是为了摆脱日常‘生活’无以言表的

俄国爱情散文诗《四》

俄罗斯诗歌论文

俄罗斯经典诗歌鉴赏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号

浅谈莱蒙托夫及其诗歌

摘要

伟大的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短暂的一生却给我们留下无尽的知识财富,他本人正直率真,细心而又敏锐,他的诗歌有的阴郁哀伤,有的散发浓浓的爱国情怀。莱蒙托夫作为19世纪俄国文学黄金时代的杰出作家及诗人,不仅以争取自由,反对农奴制,创作了多余人形象,成为公认普希金的继承者,莱蒙托夫的民族主义思想也己经成为其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莱蒙托夫是一位出色的民族作家。

关键词

阴郁忧伤 诗美体验 奇异的爱情 民族主义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莱蒙托夫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脱离行动后的静观对普希金是一种得救,对莱蒙托夫来说却是诗人的死亡,刀刃的生锈。在普希金笔下,生活渴望成为诗;在莱蒙托夫笔下,诗渴望成为生活。”这段梅列日科夫斯基说的话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普希金的诗歌散发着阳光一样的热量,给予人力量,莱蒙托夫的诗歌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说莱蒙托夫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这是从何处得来的呢?皎洁的月,柔和的月光亦如莱蒙托夫的诗歌,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位值得我们去走近的诗人。

一、 莱蒙托夫生平介绍

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出身贵族,不到3岁,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1828年人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 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经外祖母多方奔走,莱蒙托夫于1838年4月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队。不久,发表民歌体长诗《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赞扬不畏强暴的精神,《咏怀》一诗谴责贵族青年缺乏思

想,对生活采取冷漠态度。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长诗《恶魔》。莱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时内离开首都。回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

二、 莱蒙托夫阴郁忧伤的诗歌特色

莱蒙托夫追求自由,反抗强暴的诗作中,尤其是抒情诗中,浸透着另外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调——孤独和忧伤,却是值得玩味和探讨的一大特色。赫尔岑说:“莱蒙托夫„„不能像普希金一样在抒情诗的情调中求得超脱,沉重的怀疑主义陪伴着他的一切思虑和享乐,勇敢而阴郁的思想始终在他脑际萦绕,渗透了他所有的诗篇。”请看下列诗句:

“为什么我不是一只鸟儿,

不是掠过头顶的草原飞鸦?

为什么我不能在天空翱翔,

自由自在,抛却人世的嚣杂?”

《心愿》

“我孤身只影,毫无慰安:

四周是光秃秃的高墙,

圣像前半明不灭的神灯

放出奄奄一息的微光。”

《囚徒》

“天上的流云啊,永恒的飘泊者!

你们像一串珍珠挂在莽莽蓝天,

仿佛是同我一样被放逐的流囚,

从生身的北国向南方驰如飞箭。”

《云》

在他的笔下,生与死、自由与奴隶、祖国命运和个人生活、爱情„„这些矛盾的对立面总是相互依存,难解难分。有时,即使是在他的风景诗、爱情诗中,也不免渗透出他特有的孤独忧郁的影子来,令人读了油然产生“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的感慨。个中缘由,恐怕是诗人的思虑过于富于哲理,过于深沉了。恐怕是他的笔下的一切景物、形象和思绪浸透了“莱蒙托夫式”的色彩。{俄国爱情散文诗}.

三、 赏析《帆》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弓起了腰身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追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在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而它,不安地,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在《帆》中蕴含了丰富强烈的意象。意象是诗的灵魂,一首好诗必定有意象。《帆》是一首抒情散文诗,作者正是运用了孤帆、大海、波涛、桅杆等意象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平静的大海上,远处在浅蓝色的薄雾中飘荡着一艘白色孤帆。作者将对帆的描写以及对周围景色的描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诗人为我们描绘的不仅仅是一幅普通的画面,更像是作者的一幅自画像。帆为象征,诗人将帆拟人,移情于景。当我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就像是面对着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灵魂。“帆”已然就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帆”象征了作者的灵魂以及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象征着诗人那一代贵族革命家对自由的向往。尽管诗人生活得很富足,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在诗中,作者用了“祈求风暴”,不需要什么“灿烂的阳光”和“清澄的碧波”“,也不追求什么幸福”等诗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诗歌形象抒发的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是具体的、个性化的,它直接源于诗歌作者个人的诗美体验在抒情方式方面,诗歌《帆》的主题非常明确。孤独、忧伤和失望的主题贯穿了整首诗歌。由于在和保守派的不断冲突中屡屡失败,诗人产生了悲哀的心情和困倦的想法,但这并没有演化成绝望,他始终在艰难中寻找出路。莱蒙托夫的时代沉重感是同时代人的共同感受。

四、 赏析《祖国》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诚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籍的幻梦。

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

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

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地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我爱乘着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

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

惦念着自己夜间的宿地,迎接着

道路旁荒村中那点点颤动的灯火。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

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

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

那一对闪着微光的白桦。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

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

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

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

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

观看那伴着口哨的舞蹈,

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莱蒙托夫与沙皇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

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 ,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五、 莱蒙托夫的影响

作为19世纪俄国文学黄金时代的杰出作家及诗人,莱蒙托夫不仅以争取自由,反对 农奴制,创作了多余人形象,成为公认普希金的继承者,开创了小说心理描写先河等成就 而备受批评界的瞩目,而且莱蒙托夫的民族主义思想也己经成为其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 一个因素。本文把莱蒙托夫的文学创作放在19世纪的俄国民族主义的框架中,通过对文 本的具体解读,论述了民族主义与其创作的具体关系,对作为“民族诗人”的莱蒙托夫在 其作品中体现出的民族认同,民族精神进行了阐释。事实上,诗人所生活的时代,再加上他个人对俄罗斯民族主义传统的继承,都加强了其成为民族作家的必然性。

正像中国学者顾蕴璞所评述的那样:“莱蒙托夫的作品洋溢着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和这 个伟大民族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道德审美理想。„„在他的身上充分反映出了俄罗斯 (尤其是高加索地区)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特别是

与西方的关系中表现出的性格)等风采与魅力。为俄罗斯哀伤,为俄罗斯沉思,为俄罗斯 呼号,为俄罗斯画像,他真是无愧于俄罗斯民族诗人的美称,称得上是俄罗斯民族之魂。”

六、 结语

莱蒙托夫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他的诗、他的语言、他那不朽的灵魂似月光一般在黑夜中给了我们力量,信心。那哀伤的语言不仅仅是为了悲痛才存在的,是为了生命的更强大,心灵的更纯净,对国家的更热爱,呼唤起人们心中最本质最美好的良知。他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太平静的年代很难找到他的知音,却永远被推崇,他在纷乱中守着自己的信念执着的用文字去歌唱去描绘,值得我们去尊重敬重。

参考资料:

1.《莱蒙托夫作品精粹》

2.《莱蒙托夫诗画集》

3.吕宁思;莱蒙托夫的抒情诗[J];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03期

4.马福珍;麻秀丽;;论莱蒙托夫《帆》的艺术特色[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俄国爱情散文诗《五》

中外爱情诗赏析

中外爱情诗赏析

芬 兰

伊迪丝·索德格朗

(1892——1923,女)

冷却的白昼

1

临近黄昏时白昼冷却下来„„

吸取我的手的温暖吧,

我的手和春天有同样的血液。

接受我的手,接受我苍白的胳膊,

接受我那柔弱的肩膀的渴望„„

这感觉有点陌生

你沉重的头靠在我胸前,

一个唯一的夜,一个这样的夜。

3

今天我头一次看见我的主人;

战栗着,我马上认出了他。

此刻已感到他沉重的手在我轻柔的胳膊上„„

我那银铃般少女的笑声,

我那头颅高昂的女人的自由在哪儿?

此刻我已感到他紧紧地搂住我颤抖的身体,

此刻我听到现实那刺耳的音调

冲击我脆弱、脆弱的梦。

星 星

当夜色降临

我站在台阶上倾听;

星星蜂拥在花园里

而我站在黑暗中。

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

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

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北岛 译)

[资料链接]

索德格朗,生于俄国当时的首都圣彼得堡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是讲瑞典语的芬兰人。她早年在圣彼得堡进入德语学校就读。使她有机会接触到了德国前期表现主义和俄国象征主义以及未来主义诗人们的作品。她从十四岁起就开始写作。她少女时代的诗歌主要是用德语写成的。

1916年她的处女诗集《诗》问世了,但却遭到了评论界的冷遇,可这本诗集在数十年后被尊为北欧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山之作。索德格朗一生贫困潦倒,有时无钱购买用于写作的稿纸,并且她一直有病。1923年仲夏,她在芬兰死于肺结核和营养不良,年仅三十一岁。她留下了两百多首诗歌作品。索德格朗是北欧现代主义诗歌鼻祖之一,是北欧现代文学的一代宗师。在《诗》《九月的竖琴》《玫瑰祭坛》《未来的阴影》《那并不存在的土地》这些诗集里,所有内容都是她对自己一生的生活、爱情和死亡的写照,对上帝的冥想,抒情而深刻。

[名作欣赏]

读索德格朗的诗,感到节奏很明快,是一种真情的暴露。语言热烈,清新,有着内在的蕴藉和艺术的张力。她的诗没有怪诞的成分,只有着纯情的舞蹈在律动着,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灵魂。诗人的奉献意识不时地张扬在文字之中,体现了爱的本质与真谛。

当白昼冷却下来的时候,在爱的世界里并不感到一丝寂寞和冷焰。手的温暖、胳膊和肩膀的渴望代替了白昼的温度。尽管这种渴望是苍白和柔弱的,易被忽略的。一颗沉重的头颅终于找到憩息的港湾,那么她的胸前就会绽开一朵美丽而多情的百合。爱是自私的,惟一的。“一个这样的夜”就是属于相恋的人所独有的。只有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的人才可以分享。

在标号为三的这首诗里,诗人称自己的恋人为“我的主人”,这种说法是新鲜的。作者仍然在彰显着一种奉献意识。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是极其感人的。在恋人的那种热烈的拥抱里,“少女的笑声”和“那头颅高昂的女人的自由”已变得不复存在,她的心灵在一瞬间已经被爱所吞噬。对于爱的初次体验,诗人并不适应,但那“刺耳的音调”依然在冲击“脆弱的梦”。一个女人的使命得以完成,一个自

然的女人终于还原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在《星星》这首诗里描绘了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诗人浪漫而宁静的遐想。诗人假设着星光落地的夜晚,恋人赤脚在草地上散步,在内心发出的一种关爱和嘱告。面对“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这样坚硬的事实,赤脚的恋人要是踩上,一定会让诗人感到某种心灵的幻痛,所以诗人的嘱告是真诚的,发自于内心的。在那璎珞叮当的夜晚,哪怕是一颗清露,都会让诗人产生一声嗟叹。相爱的心灵是细腻的,共通的,柔美的。

诗言志。我们在这里同样领略了一种纯情的舞蹈。索德格朗的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次传到我国时,就受到了我国青年诗人的热烈推崇,这位北欧现代主义的大师,诗歌的女神,就像俄罗斯的女诗人茨维塔耶娃一样,命运悲惨,但她的文字却是遗留在世的金子,闪烁着罕见而少有的光芒。它穿透时间的隧道,为后来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就像天生的钻石,内敛着光芒。有着灵视之眼的读者一定会感受到那种质朴而真挚的语感和深蕴其中的情感火焰的。

从诗的本质上讲,索德格朗不是那种热烈奔放、情感外泄的火山喷发式的诗人,她的诗是外冷内热,巨大的能量是隐蔽着的,只有潜入到她每一个意象的背后,去提炼和获取那金子的成分,才能够真正解读透她作品的迷人之处的。她的自况和冷静的思考都建立在生命的绽放和纯情的高蹈之上。撇去那些银色的灰烬不谈,读她的诗,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北欧那巍峨的雪峰和成片的白桦林,那风声呼啸之后的冰熊的踪迹。

索德格朗死时才三十一岁,作为一个女人她情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尽管她的青春期生活被疾病和饥饿所环绕,但是从这些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对爱情的企求和切身的体验。而恋人间心灵的契合以及深情的关注,折射出她作为女性诗人的细腻和柔情,她的诗更多地梳理着一种爱情走过时留下的心理轨迹。

有如繁星闪耀的时刻,一颗星辰划过夜晚的头顶,索德格朗这颗早逝的星座,当她以她的才气和璀璨的光芒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兴盛带来了永世光荣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住那只夜莺的歌唱。她歌唱过生命,歌唱过爱情,也歌唱过疾病和死亡。上帝在她的诗作里是神祗的化身,她关于上帝的冥想已成为世人美丽记忆的一部分。特别是对爱情的赞美,使我们想起橡树林和草丛里夜莺那忧伤而抒情的歌喉。

诗歌是主情的文体。没有情感的元素,就没有想像的动人,更谈不上对读者的策略性的煽动,让他们的心灵世界掀起狂澜。某种程度上,情感的寡淡就成了溶解或凝固意像块的制剂。正如狄德罗所说的那样:“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可能打动人心。”索德格朗的爱情诗是轻松的,在我的眼中看不出浓墨重彩的奢华,有的只是质朴,浪漫和动人。她是夜晚的仙踪,从晶莹的露水上披着纱丽而来的。

俄国爱情散文诗《六》

普希金爱情诗赏析

普希金爱情诗《我爱过

您》赏析

关键词:普希金 《我爱过您》 情感

文学创作

爱情诗

摘 要:普希金的丰富情感是其文学创作的灵魂,而他的爱情则是其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是普希金的情感体现。他的 爱情诗《我爱过您》是献给奥列宁娜的一首爱情诗歌。诗歌的质朴语言和哀伤情调,折射出作者丰富人生经历和情感的艺术 表达,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爱情难以割舍的眷恋,表达了对生活中没有得到的情感生活的心理补偿。普希金在诗歌中能正确 对待自己的情感世界,并将它升华为对人类的爱的高度去描述并加以讴歌,使得诗作具有了人类崇高而博爱的精神,时刻

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的性格与感情。情感是文

学创作之灵魂,而文学创作又体现作家丰富的情感 世界。二者辩证统一。 丰富的感情生活给创作带来

极大的灵感,但创作也可以运用补偿心理的动机来

中外的作家与诗人都因为他们对生活投入了更多 进行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文学价值”。古今

的激情,从而使得他们的作品总是与众不同。可以

说,作家们的情感与他们的文学创作相伴而生,许 多作家的情感生活往往会成为他们创作的动力。俄 国伟大的文学家、诗人普希金也不例外。他一生的 感情生活相当丰富,为爱而生,为爱而战,也同样为 爱而死。他在南俄流放时所写的一首爱情诗《我爱 过您》就充分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感情世界与其爱情

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

诗唱出了时代的痛苦,揭露了农奴制的丑恶,还表 现了诗人最隐秘的内心感情。他的爱情诗很少写那 种强烈的暴风疾雨般的热情,较多的是表现隐藏在 内心深处的默默柔情。诗中,他把一见倾心的爱慕、 长相思的痛苦、嫉妒的折磨、绝望中的倾吐、回忆中 的甜蜜、欲言又止的羞怯等情感写得十分真挚、真 诚,有一种淡而不浅,撕心裂肺的痛。这些诗作,大 都写自己回忆中的爱情,是一种让人难以割舍的眷 恋,是对生活中最后没有得到的情感生活在文学上 加以抒发的一种心理补偿。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别 林斯基在评论普希金抒情诗创作的时候曾说:爱 情与友谊几乎总是一种最能驾驭诗人的感情,这种

感情也就是他的整整一生幸福与痛苦的直接来源 ……在普希金的任何感情中总有一种特别高贵的、 亲切的、温柔的、芳香的与和谐的东西。”此评论既 体现了普希金爱情诗的品质,同时也说明了诗人爱

情诗创作的心理动机。

{俄国爱情散文诗}.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把普希金的爱情诗与他 的爱情生活等同起来。诗歌毕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 形式。普希金的爱情诗是他仔细推敲字斟句酌千锤 百炼后创作出来的,是有感而发,并非凭空吟诵的 风花雪月,绝无虚情假意,他的真挚亦为后人所敬 重。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在教育青年人、培养青年 人感情方面,没有一个俄罗斯诗人能比过普希金。”

诗人也说过类似意思的话:(民间)婚事不能自主, 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恶习。家庭生活的不幸,是俄国

人民风俗中的突出特点。以俄罗斯民歌为例,它们 最常见的内容,不是美丽的少女被迫出嫁的哭诉, 就是年轻丈夫不喜欢他的妻子而发出的责难。我们 婚礼的歌曲,就像送葬的哀号一样凄悲。”从这方面

一、普希金爱情诗:情感补偿与启迪后人

普希金是个诗歌天才,一生创作的诗歌总量在 800首以上,这些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颂歌、赠 诗、哀歌、情诗、短歌等。从他开始,俄罗斯成为了一 个“诗的国度”②。普希金的抒情诗,既深沉细腻,感 情真挚,又自然、朴素、优雅;语言简洁,具有独特的

音韵美。

普希金的爱情诗体现了抒情诗的特点,同时, 也反映了他的私人生活。他的一生倾慕过许多女 子,虽然他个子不高,其貌不扬,但是才华横溢,凭 借他的热情博得了很多女子的仰慕与倾心。普希金 一生创作200多首爱情诗,占抒情诗的四分之一,比 较经典的爱情诗作有:致凯恩》、一切都已结束》、 《不,不,我不该》、倾诉》、我爱过您》等。这些爱情

《 《

《 《

2010 . 7

087{俄国爱情散文诗}.

看,启迪后人也是诗人爱情诗创作的另一个目的。

了普希金对曾经的恋人情深意切的浓情。他深爱着 对方,但不强求对方的爱,就算得不到对方的爱,也 依然祝福对方能得到爱,得到幸福美满的婚姻。他 抱着豁达宽容的态度去善待对方。这是一种善良的

爱,与占有欲是相悖的。

诗人的感情是如此的真挚、细腻与崇高,它需 要的表达方式是细细流露隐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 默默柔情,所以唯有朴素的语言才能衬托诗人质朴 的情感。因此,这首诗延续了普希金的一贯作风。不 但开头出乎寻常的简洁。而且全篇八句诗都没有华 丽的词藻,没有无谓的堆砌。一切语言都是简洁朴 素的。但这简洁朴素的诗句恰好流露出诗人的真情 和他博大无私的爱。正如果戈理对普希金的文学语 “

言评论: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这里只有诗;没有 任何虚有其表的炫耀。一切都简朴,一切都雍容大 方,一切都充满含而不露的绝不会突然宣泄而出的 光彩;一切都符合纯正的诗所永远具有的言简意 赅。词语不多,但是它们却能够如此准确地将所要 表达的一切都表达出来。每一个词都蕴含着无极限 的空间;每一个词都如同诗人一样广阔无垠。”

(二)诗人的情感缺失与诗作的哀伤情调 普希金曾非常热烈而真诚地爱过奥列宁娜,但 忠于沙皇的女方父亲拒绝了普希金的热情 。他爱 着,但她爱的人却早已离去。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在他的其他爱情诗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普希金在 情感上曾一次次地受伤。“难忘的倩影不复在水中 颤动,她已离去!……” (《秋天的早晨》,送给“巴 库宁娜情诗”。“我忧郁而快乐,我的哀愁是明亮 )

的”《格鲁吉亚的山丘上是夜的幽暗》,送给普奥西 波娃)。“如今心灵已开始苏醒,/这时在我的面前 又重新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 纯洁之美的天仙。/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 ……有 了诗的灵感,/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致凯恩》,送给离别时的凯恩)。“像是在旷野上遇 到了电打雷劈,我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昏暗!……让 你在寂静中倾听忠告时,也要想起我在花园中,在 黑夜里,再分别是最后到处的气球的话语”《追求 (

荣誉》,送给分手时的伏隆卓娃)……这些让人倾慕 的女子,都是诗人曾经“我默默地无望地爱过您”, 但最后还是在现实的婚恋生活中“完全从我的心灵 中消失”的美人。诗人的情感曾多次受伤,生活上存 在精神缺失,所以他“暗暗悲伤”。但诗人对这些异 性的爱却又是真诚的,全诗笼罩着的淡淡哀伤情 调,这种情调恰好又弥补了诗人感情上的失落。哀 伤成了这首诗歌的主情调。 曾经的爱”的快乐与现 “

实中“爱已成往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加强了哀

二、我爱过您》—

普希金献给奥列宁娜的情歌

《我爱过您》 是作者在南俄流放时写的一首爱 情诗。关于诗歌的女主角是谁,学术界曾众说论坛。 一说诗中的“您”是普希金在敖德萨时结识的女友 卡罗莉娜·索班斯卡娅。另一说是普希金献给考古 学家、彼得堡美术学院院长、沙皇忠实拥护者奥列 宁的千金—安·阿·奥列宁娜。从普希金1828年的 爱情诗:你和您》、唉,爱情的絮絮谈心》、豪华的《 《 《 京城,可怜的京城》、美人儿啊,不要在我面前唱 《 起》、她的眼睛》等诗作来看,该诗极有可能是送给 《

后者的一首情诗。因为上述诗歌非常详细地描述了 普希金与安·阿·奥列宁娜曾经有过一段恋情 。后 来,奥列宁娜的孙女在其祖母的纪念册上也找到了 这一首诗作,并且是普希金亲笔书写的。这进一步 证明了该诗是普希金送给安·阿·奥列宁娜的情歌。

全诗感情真挚。

我爱过您,也许,爱情还没有/完全从我的心 灵中消失/但愿它不再使你烦恼/我一点也不想 让你伤心/我默默地无望地爱过您/为胆怯和忌 妒而暗暗悲伤/我爱您是如此真挚缠绵/但愿别 人爱你,/和我一样(普希金《我爱过您》1829年,冯

春译)

诗歌中的女主角奥列宁娜是著名学者的千金, 才貌双全,惹人喜爱。奥列尼娜和普希金于沙龙邂 逅认识,普希金对她情意绵绵,她也认为普希金是 “她所见到的最有趣的人”。两者志趣相投,相见恨 晚,曾一起畅谈理想,一起赋诗于荒郊,还幽会于彼

得堡浪漫的夏园。

1828年夏天,普希金非常热烈而真诚地爱上了 奥列宁娜;但忠于沙皇的女方父亲对普希金的社会 讽刺诗极为不满。普希金曾向奥列宁娜求婚,后来 出于对方父亲的原因,最后又主动悔婚。离开彼得 堡时,普希金不想扰乱对方的生活,但又希望对方 获得幸福,于是赋诗奥列宁娜,并祝福她能找到一

个像自己一样爱她的人。 (一)诗人的浓情与诗作的质朴语言 这首诗的开头就显示出诗人对恋人曾有过的 丰富感情。真实、细腻与崇高的情意使人能跨越时 光隧道感受这位19世纪诗人传达出来的深沉爱意, 一句“我爱过您”的

俄国爱情散文诗

https://m.chawenzhang.com/sanwen/49796/

上一篇: 伤感的爱情散文下一篇: 关于爱情的散文诗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