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伴文章网
黑伴文章网 作文素材>>高考作文>> 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

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

2015-07-16

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一》

2016高考作文

2016高考作文 | 考试中心专家教你提分三路径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一、认识高考作文试题新特点

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一个新的特点,这是我们在复习中首先应该关注的。这个新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的话说就是“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具体来说,一是题型的变化,即高考作文题型由传统的阐释型材料作文题型,转变为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的任务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特点是“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张开先生语)。如2015年新课标卷作文中就增加了“写信”“思考、权衡与选择”这样的任务型指令,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这是作文观念的一个大的转变,我们的作文不应再是自说自话,而是要完成命题者所交给我们的任务。二是作文主题的指向。作文试题在主题指向上强化教育功能,体现为“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张开先生语)。这应该是我们在2016年高考作文备考的指导思想,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后期作文训练的重点题型应该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后期训练主题和作文材料积累应注重放在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和创业创新三个方面。

二、明确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步骤

一般说来,一种新的试题形式出现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延续,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2016年高考课标卷的作文试题出现任务驱动型试题形式的机率很大,因此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很显然与传统的寓言类、名言类材料作文题的审题立意要求读出寓意、读出逻辑关系有很大的不同,那么这种类型的作文审题立意有怎样的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下面以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高考作文试题为例对审题步骤做一简要说明。 首先,通读材料,概括要点,分析写作角度。

试题提供的是“女儿举报父亲”引发争论的一个热点社会现象类材料,通读材料后,我们可以将材料概括为三个要点:女儿举报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而屡劝不改的父亲,警方依法处罚并发在官方微博上引发网友点赞与质疑,媒体报道引发更广泛的争论。经过这样的概括,我们就可以发现这正是三个大的写作角度。如果再细分一下,还可以从女儿举报这个角度分解为从女儿和父亲两个不同的角度切入。

其次,审读题干,分析题干的任务指令,明确写作任务。

有研究者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分解为四个方面:文体指令,指令写成什么样的文体;内容指令,指令写作内容是什么;思维指令,指令问题的焦点、写作的着力点;对象指令,指令具体的问题。我认为这四个方面就是我们在审题中需要明确的问题。结合本题的题干,我们可以明确题目的任务指令包括了三个要求:一是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需要表明你的态度。二是需要阐述你的看法。三是请以“明华”的身份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前面两点是对写作内容上的任务要求,第三点是对写作形式的任务指令。

最后,确定写作角度,表明态度,提炼观点。

我们需要从违章当事人老陈、女儿、警察、网友、媒体等五个角度中选择一个确定为收信人来写一封信,这是从形式上完成写作任务;在确定收信人之后,就需要表明我们的态度,如对当事人老陈,我们表明的态度是批评、劝诫和提醒,提炼的观点可以是一个好父亲首先应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再如对女儿,我们表明的态度可以是肯定和赞赏,可以提炼的观点是对父亲的生命负责是真正的爱,也是对社会和他人的负责等。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不是仅仅从材料中提出观点,而是还需要对该事件表明你的态度,再提炼出与你的态度相一致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观点必须从这一事件中提炼,事件实际上为写作划定了边界,超过了这个边界作文就是跑题。

三、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

分析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的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归纳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如果我们能在自己的作文体系中构建起这样的结构,对于完成好这类作文,在高考场上展示风采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

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

例1.写给父亲:

我是明华,看到您的女儿对您的举报,我感慨颇多。或许,您心中积存着对女儿的埋怨,埋怨她为何对自己的父亲如此冷漠无情,埋怨她为何让您失去了颜面,埋怨她为何不维护父亲的尊严。老陈,请不要责怪自己的女儿,因为她的心中是对您满满的爱!

——(《老陈,请听我说》)

例2,写给警察:

我是一名普通群众。通过媒体的报道,我了解到贵局近日处理的女儿举报父亲违章驾驶一事,公诸网络引起众说纷纭,而我个人对此也有想法一二,愿与您一同分享。

——(《让人文关怀永不褪色》)

例1用抒情性的语言转述了女儿举报父亲这一事件,例2则用客观的叙述转述了公安局对女儿举报父亲这一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样的背景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材料引述方式,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创造性地引述,在引述中包含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是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第一步。与过去的话题作文和一般性材料作文可以抛开材料,仅就话题或材料寓意为写作范围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首先要就事论事,需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和观点引述材料。这两个示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

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下面所给的示例只是文章主体中的一部分,但也能够给我们分析和阐述提供很好的借鉴。

例1,写给父亲:

亲爱的老陈,您是否想过,当您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电话时,您的女儿是何等的担忧;当您的家人屡次对您进行规劝,您却不听劝告时,您的女儿是何等的焦急。作为女儿,她没有办法像一个大人那样严肃地指责您批评您,因为担忧,因为焦急,因为害怕失去您,所以她选择了一种或许不太尊重您的方式,希望您能够体谅一个女儿对父亲的爱。

曾经,我处于和您女儿一样的境地。父亲因为工作之事忙于应酬,因为工作压力,他又养成了吸烟、喝酒的嗜好,烟酒一天天侵蚀着他本虚弱的身躯。我尝试过多种办法,也劝告过他多次,然而烟酒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他对我的关心的在乎。当我看到他手中握着燃烧的香烟低头沉思时,我的内心一阵阵疼痛;当我看到他在酒场上难受中挤出笑脸时,我的眼泪总是默默流下。那是一辈子辛辛苦苦为我而奋斗的父亲,我不想让他的健康受损,我不想让他的生命被那些“恶魔”侵蚀,因为我爱我的父亲。

——(《老陈,请听我说》)

例2,写给警察:

政务微博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政务“新宠”,确实极大地便利了官民间的交流,将这起举报公布在官方微博上,也足以彰显贵局对百姓的重视,对人民群众知情权的回应,我对此感到欣慰和踏实。然而,在将这起事件公之于众的同时,我想请问您是否尊重了当事人的感受,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呢?

在当今这个信息迅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任何新鲜趣闻都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界限,呈现在每个人面前,在传统家庭的伦理观中,对父母孝敬有加的子女,如今却将父母置于法律的准绳下去评判,这自然是一件新鲜事。尽管女儿或许并非出于恶意,仅仅是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但是在公众犀利的目光下,或许会完全走样。面对如此不寻常之事,谁能保证千万网民之中没有恶

意揣测的小人?倘若产生了对家庭关系的质疑,岂不让人心冷落,使日渐危机的道德观更遭遇一重寒冬?

——(《让人文关怀永不褪色》)

这一步需要完成的是“阐述你的看法”这一任务。前面引述材料,表明态度之后,就需要对自己的观点态度进行阐述。如例1,前面表明的态度是“女儿的举报是因为她心中对父亲满满的爱”,所以第2段就阐述“是爱让女儿采取这样的方式”,第3段就举出自己的事实,将心比心,再次证明这一观点。例2前面是对警方做法的质疑,紧接着需要阐明的就是自己质疑的理由,这一段就是具体分析主观动机如何向反面转化,尽管女儿或许并非出于恶意,但是也会有影响家庭关系的某种可能性。从上面的示例分析中可以看出,这里的阐述与一般的议论文的阐述有所不同的是,阐述需要紧扣材料,要紧扣自己在前面表明的态度和观点,是就事论理,展现出的是你缜密的思维过程,而不是空洞地讲道理。阐述还可以采取正反对比、点面结合、假设因果等多种方式,使文章的行文形式更加丰富。

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

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是分析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优秀作文之后达成的一个共识。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既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例1,写给父亲:

亲爱的老陈,我们的社会已不再是古时孔老夫子推崇的愚孝年代,女儿的举报是一个新世纪青年对文明和谐社会的呼应。您应为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应为拥有如此孝顺的女儿感到幸福。

——(《老陈,请听我说》)

例2,写给警察:

警察同志,任何一次公开都是为了让社会变得更美好,任何一次宣传都是为了让社会变得向上。保留一份人文关怀,才能让这种公开和宣传变得更加温暖。从您有选择地公开这一步开始,将这份关怀传递下去吧。我将满怀信心地与您一同期待着这个社会向前发展,期待我们的家园将更加美好!

——(《让人文关怀永不褪色》)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在命题者设置的情景下作文,这一情景就应该贯穿全文的始终,在结尾处回应材料,总结提升,这正是它与一般的材料作文的不同之处。

上面通过对两篇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优秀作文的剖析总结出了任务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文有法而无定法,但也需先有法,我们不妨先按照这样的结构构思全文,再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展现自己的写作特色与写作风格。

一篇优秀作文的诞生,靠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在新的高考背景下,我们应该适应高考作文试题的变化,这里给大家提供的“认识试题特点、明确审题步骤、构建基本结构”这三条提分路径,只是向一篇优秀作文走出的第一步,我们还需在思想的深刻、材料的积累、语言的提炼等方面下功夫,这样才会写出一篇文质皆美的好文章。

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二》

2016高考作文素材集锦

2016高考作文素材集锦

1、用青春热血传承“一二九”精神

2015-12-09 来源:中国青年网

80年前的今天,新华门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冲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毛泽东给予“一二九”运动高度的评价,“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

历史的车轮碾过80载,把“一二九”精神深深印刻在了中华大地上。其爱国主义的精髓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肩负起强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80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任由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蹂躙,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凭着满腔热血呼喊抗日救亡的口号,唤醒了全民族抗战的斗志和血性。“一二九”运动彰显了青年学生勇于担当的民族脊梁精神。 如今,被侵略的阴霾已散,中国踏上了奔向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康庄大道,但“一二九”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不应因此磨灭。中国已强大,和平是主流,但战争威胁的隐患仍存,唯有国力强盛才能阻遏战争。青年当奋发有为,建设强大的中国才能维护和平。

当国际竞争转向综合国力,人才就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砝码。而先进的科学文化才是人才之根本。对青年学生来说,和平年代,教室里一张张平静的书桌是对他们最深切的召唤。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就是“一二九”爱国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和弘扬。潜心学习不是埋首故纸堆,把握时代潮流,跟紧国家步伐,积极投身当代建设也是一种爱国实践。广大青年在保卫边疆海防的战斗中,在互联网+新经济的热潮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机遇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有可为!青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力军,有这样的使命,更需有这样的担当,用行动去践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青年爱国要有定力才能不被外界纷扰。面对纷杂的国际争论,面对一些国家的挑衅滋事,唯有理智,冷静对待才能为中国赢得最好的发展环境。中国正在崛起,正在一步步地实现民族复兴,当今国家完全有能力处理复杂的内政外交,习近平主席2015年42天的外访增进了中外友谊,提升了和平愿景,对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挑衅以及东南亚某些小国的闹腾也是迎头痛击。青年人该有激情,但不可以冲动;可以慷慨陈词,但不可以行为过激。 爱国从来都不是仅凭一腔热血,还要有坚定信仰指引。“一二九”运动表现出的以国家安危为己任仍然是当代青年的信仰基石,要将“一二九”运动的进步意义融入时代精神。对信仰的追求不是成于一朝一夕,而需水滴石穿的修炼。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让一些年轻人在浮躁焦虑中困惑,或愤世嫉俗,或悲天怜悯,而动辄以“屌丝”自嘲。当代青年需要在历史追问中寻找到破解迷茫的路径,我们需要像先辈们那样,拥有坚定的信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0年前“一二九”运动凝聚的爱国主义精神80年后依旧光芒闪耀,激励着当代青年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往事如烟,但历史不能割断,精神需要传承,以深厚的家国情怀作为立身之本,这是当代中国青年应有的价值取向。(蔡恩泽)

2、专家:别再用抗日神剧吸引观众 中国不缺英雄

2015-12-03 来源:环球时报

不久前,“南沙海战功臣杨志亮将断臂别皮带继续战斗”的英雄事迹在网上受到关注。很多网友对这些有关杨志亮的报道一片点赞,但也有网友写道“这样的英雄,是共和国的脊梁,我们为什么之前不知道”“时代需要大力宣扬这样的英雄”。

{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

笔者与杨志亮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参加的1988年3月14日南沙群岛赤瓜礁海战,是新中国成立至今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对外战斗。杨志亮被敌人的子弹扫断左臂后,把打断的胳膊别在皮带上,继续英勇战斗,荣立一等功。杨志亮奔赴战场时,不到26岁,正在热恋之中,草草在日记本上写下“我就要登礁了”,成为给恋人留下的唯一一句话。这些情节都是杨志亮真实的经历,也是最感动千千万万网友的细节。但的确如一些网友所说,在这次媒体报道之前,他们并不知道杨志亮以及他的英雄事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经历了抗美援朝以及一系列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和捍卫国家主权的战斗,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27年前杨志亮“断臂别腰带继续战斗”的情节今天感动千万人,表明中国从来不缺少英雄。但是,反观我们的影视文艺作品,被“抗日神剧”的奇葩情节充斥。情节不真实,故事不着边际且违背常识,不仅难以令观众信服,更别说感动观众,因此也起不到教育、熏陶的目的。

用真实的细节、情节打动人,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战争题材作品创作的铁律。在多媒体手段日新月异,文化繁荣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如何讲好英雄的事迹和故事,反而却成了困扰我们的短板。

笔者认为,首先,中国军旅题材中,事迹感天动地的英雄人物很多,根本不用虚构,但是需要创作人员去除浮躁之气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去挖掘。不应该以瞎编乱造的抗日神剧和离谱的情节去吸引观众。在上世纪80年代的自卫反击作战中,417团战士董永安受重伤后,为了不因疼痛喊叫影响在敌人眼皮底下的潜伏行动,他将胸前的“光荣弹”——87式手雷塞入自己嘴里,等战斗结束,部队将他的遗体送到后方火化时,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怕火化时发生意外,便吩咐部队战士将烈士口中的手雷取出,战士们用尽了办法才把手雷抠出,牺牲时年仅20岁。当年的团长讲起这件事至今仍热泪盈眶。

其次,新时期特别需要我们用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受众的艺术的手法向年轻人传播这些英雄的壮举。当前中国一些类似题材影视剧运用的艺术手法和叙事方式与现在的年轻人仍保持着“时代差距”。注重宏大叙事,但忽略了打动人心的细节与真实,与年轻人的关注点也存在错位。

第三,我们应该坚信好的作品从来不缺少观众,对英雄军旅题材的作品,创作人员应该充满激情。去年翻拍自红色样板戏《林海雪原》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引来观众赞不绝口,豆瓣、微博、微信热议不断,网上舆论几乎出现一边倒的好评。前些年,《亮剑》《集结号》等影视作品,很好地反映了战争年代我军涌现的英雄人物形象。

雪花依旧是冷的,但英雄的血却是热的。大量网民对有血性的英雄事迹点赞、叫好,佐证了他们对民族英雄、国家精神充满的热情和关切,也说明弘扬英雄的主旋律作品只要把故事讲好,就一定会有观众。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应多一些这个时代的英雄和民族精神。▲(作者是国防大学科研部编研部部长许森)

3、“国考”落幕 46万人弃考 关乎诚信{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

2015-12-01 来源:北京青年报

11月29日下午5时,2016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正式落幕。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超46万人弃考。考试当天全国共有近10万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考试服务。

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106.9万人网上缴费确认参加笔试,最后只有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这么大规模的弃考行为该如何解读?显然,很多人是“乐见”这一景象的,因为这意味着国考的降温;于是,大规模弃考很正常,很少人弃考反倒不正常,要不然,怎可将之解读为公众就业观的“理性回归”呢?问题是,最近5年来,最少的年份弃考者也有37万,最多的时候有50多万,弃考除了是一种“习惯”,与所谓“理性回归”到底何干? 那么,大规模弃考何以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在个体的层面,正如报名是一种权利,弃考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权利。已经缴费却没有去考的十几万人,还可

以潇洒地说自己根本不在乎这点报名费。也许,报名参加国考在弃考者那里,本就纯粹是一种“打酱油”的行为。但不得不说,也正是这种“试都懒得一试”的虚假报名,造就了国考报名的“虚假繁荣”,让很多本来想试却最终没试的人心生顾忌——要知道,数十到上百元不等的报名费,弃考者可能不在乎,但还是有很多人在乎的。

大规模弃考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弃考者浪费的不只是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相关工作,也不只是自己或许已经缴纳的报名费。比如,考场原本不必设置那么多,交通管制等社会负面影响原本可以减少,考务工作人员自然也不需要安排那么多,从印好到销毁一个字都没写的白试卷同样可以少浪费一些„„或许,没缴费的弃考者会说“这是他们该做的”,缴费的弃考者甚至可以说“这是我给他们创造的工作机会”,但是这个逻辑,就像乱丢垃圾的人要求清洁工感谢自己一样可耻。

大规模弃考同样与诚信有关。我不知道相关报考须知里是否有“不得无故弃考”的规定,如果没有,那显然是一个应该补上的制度漏洞。大规模弃考年年如是,考试机构始终不做任何反应,这是说不过去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有人召集数千“水军”集中报考某个岗位,其他人还敢报考吗?无故大规模弃考,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它会影响其他报考者做出合理的判断,也会影响公务员考试的正常组织秩序。如果你压根儿不准备应考,就根本没必要报名;如果你报了名,哪怕只是“试一试”,至少也应该真正地去“试一试”。

一言以蔽之,大规模弃考不是“正常的现象”,更不是折射国考降温的“理性回归”,而是浪费社会资源的不诚信表现。(舒圣祥)

4、26省高考用全国卷为教育公平纠偏

12月4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发布会,报告5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情况。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王辉介绍,目前增加使用全国卷省份的任务基本完成。辽宁、江西、山东三省份2015年已使用全国卷;安徽、福建等8省份已申请2016年起使用全国卷。全国卷使用省份从2014年的15个增加到2016年的26个。(12月4日《新京报》) 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调减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从2014年的95个减少到2018年的35个。这对于维护高考公平的积极意义毋庸赘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从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明年26个省份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可以看做是对国务院相关意见的积极回应。

教育部当初下放高考命题权,其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但是,结合现实教育国情考虑,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弊端逐步显现。有调查显示,去年,国务院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以后,八成网友赞成高考恢复“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实际上代表了沉甸甸的民意。{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

其一,高考分省自主命题,高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作为国考的高考有降级为省考之忧。高考之所以具有公平、权威的特点,除了教育部亲自组织,各省、市、自治区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给予极大关注以外,全国“一张卷”的高考命题模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国际上通行的统一考试与学校自主考试相结合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相比,尽管许多省份高考自主命题,但是高考选拔、录取仍是全国统筹安排,教育部给各省市分配不同院校的招生名额。统一高考的模式正在打破,但是高考招生全国一盘棋,高校大面积自主招生条件不成熟,高考分省市命题的现实意义大打折扣。

其二,由于各地的命题思想、命题难度与考查知识范围、知识点不同,导致各地高考成绩不具有可比性。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各省市之间基础教育质量的可比性也会受到影响。这不利于各地基础教育取长补短,缩小各地教育发展的差距。

其三,由于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对教育不发达的省市来说,自主命题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命题质量、试卷保密、批阅方面,给这些省份带来了压力。自主命题的科学性、严谨性、权威性不及全国统一高考试卷,不仅容易出现争议,对自主命题试卷能否真实客观反映学生素质能力也是严峻考验。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自主命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省份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均的争议,但是各省份高考招生指标分配不均的问题客观存在,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省份的学生上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机会远远大于人口众多、高等院校较少的省份。高考命题自主权下放,降低了高考成绩的可比性,隐藏了教育不公的深层次矛盾。以地域为界限的差别化高考制度越来越成为教育公平的绊脚石。

虽说教育部为流动人口子女就地参加高考(即异地高考)列出了时间表,许多地方都出台了异地高考方案。但是,有的省份给异地高考设置了苛刻报考条件,还规定外地户籍考生只能考高职或者三本以下院校;有的地方规定外地考生允许借考但须回原籍录取。而高考自主命题让高考成绩失去了可比性,学生拿着甲省的成绩到乙省如何录取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因此,“高考一张卷”也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难题的重要措施。

一言以蔽之,26省份高考使用全国卷是回应民意呼声,维护教育公平的必要纠偏举措。其他5省份以后是否使用全国卷,如何维护高考命题与录取公平,这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此不可等闲视之,而应该在充分调研,征询民意的基础上,科学调整高考命题模式,最大限度维护教育公平,给广大考生营造科学、公平的竞争环境。(叶祝颐)

5、“抓鸟入刑十年”,到底冤不冤

近日,“河南大学生家门口掏鸟窝获刑10年半”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记者获悉,河南省高院已经介入此案,对其判决正在进行专题研究。(12月3日《法制晚报》)

{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

掏鸟窝+获刑十年半,如此组合,话题性自然可想而知。有人很自然地搬出了那些动辄贪污上千万,却只获刑数年或是十余年的情况来加以类比,于是得出了人不如鸟、法院小题大做的结论,更有“情怀者”认为,因为几只鸟毁掉几个年轻人的前途,自然是不值得的。 事实上,如果撇开当事人大学生身份,类似的“鸟不如人”的判例并不少见,比如河南耍猴艺人被判刑、常州男子抓百只青蛙被起诉、温州民工抓三百只麻雀被刑拘。无论是学生也好,艺人也罢,或是民工,之所以会种下如此苦果,至少在法律上是有根有据的。在我国刑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是能够为这些判例找到法理基础的。

事实上,拿贪官获刑来类比,是很好辩驳的,贪官获刑起点设置,本身就备受诟病,是亟需修正,拿一个本身就存在病态的事物来类比,这不是要比坏吗?更值得关注的是,法理依据念兹在兹,为何还会有人对这些判例觉得错愕甚至不能接受呢?以此事件为例,正如有论者所言,对公众来说,抓到十几只鸟卖出一千多块钱,就要入狱十年半?这种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落差是寻常观念所难以接受的。

而之所以心生如此疑虑,原因又在于二:首先是对案情的有偏向地获取,比如简单地理解为“抓了几只鸟”,然后再在先入为主的影响下,搬出“保护野生动物的价值认可度并不高”的托词。但实际情况是,这个大学生并非一时顽劣,而是对所抓的鸟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参与到捕猎、收购、倒卖整个环节中,据说他还是“河南鹰猎兴趣交流群”的一员。换句话说,这个大学生的“抓鸟”行为,从最朴素的原始情感出发,这至少不是值得原谅的无心之举。

而再回到现代法治社会的语境之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或许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当我们以立法之名,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时,无论是从法律实施目标,还是从法律精神的层面来讲,所要恪守的应该是严厉的“罪刑法定”原则。既然刑法中已经对破坏野生动物做出了罪行设置,那么刑法的威严就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用法律专业术语说,也就是刑罚的确定性。

当然,当我们热烈地强调让“道德归道德,法律归法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法律宽严相济和谦抑性的热忱欢迎。事实上,“一律入刑”,并非不容分说的一刀切,它可以在法定刑责的基础上,根据事实和证据,讲梯度、分轻重、论区别,真正实现罪行责的相适应。

如果大学生“抓鸟入刑十年”,这种抓到一个算一个的威慑建构,在现阶段让人难以接受,那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普法之重。在法律之威严面前,断然是不能以保护意识不强、公众心理上难以接受来“法外开恩”。它最终不仅无益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更是对法治文明的亵渎。(高亚洲)

6、人性与道德不能在激流中沉沦

12月5日1点多,山东小伙郭强在西青区某小区前为救轻生同事跳入河中,救出同事却不幸溺亡。让郭强家属十分气愤的是,郭强明明是救人牺牲,但获救同事和另外两名当事人起初对郭强家属和警方咬定他因感情问题而轻生,直到多人提供证言,三人才改口还了郭强清白。什么原因让这起事件扑朔迷离?(12月7日《天津日报》)

明明是勇于救人不幸遇难,同事起初却反称郭强“主动跳河”;被人救起,获救者不言感谢,反以“自杀”谎言相向,在多方证人的证词下,事情才发生了180°转弯,这一言行远超大多数人想象,也打破了基本良知的底线,迅速点燃网友的怒火。

或许是落入激流之中惊吓过度而致昏聩,或许是害怕赔偿责任,人们可以理解当事人的惊慌失措甚至可以原谅其不发一语,但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成为另一个人获救的巨大代价时,害怕和赔偿都不足以成为逃避的借口,违背真相说谎更非良心之举,当见义勇为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被轻易的抛掷一旁,舍己救人也就成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救命之大义之举?波涛汹涌之中获救的生命险遭灭顶之灾,而被救之后的举动折射良知的缺失、道德的沉沦。“我心理上过不去,永远不会原谅自己”,但愿当事人迟来的道歉发自内心,并见诸行动,让见义勇为、谨守良知、尊崇美德成为不可或缺的道德课程,以此维护公共道德的人性栅栏,彰显见义勇为和人性光辉。 2012年长沙小伙邓锦杰、2015年河南青年孟瑞鹏„„近年来,像这种因为各种理由对英雄事迹冷漠逃避的案件绝非孤立,逃离、沉默,昧着良心说谎成为少数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常态,而法律对当事人的行为似乎无能为力,没有说谎成本,导致英雄流血又流泪,见义勇为不仅要承担生命危险还要承担道德风险,道德滑坡,人性泯灭,何其可悲?

施救溺水的身体不易,需要非同寻常的勇气和体力;而还原扭曲的真相、挽救说谎的心灵更难。我们亟待建立关于表彰见义勇为的配套法规,让人性和道德不再于躲避中沉默。当下,良心的自责和公众的拷问迫使获救者说出真相,但是“溺水”的人性及道德更呼唤法制护栏,应该依法追究说谎者的责任,抬高自私自利伤害他人的法律成本,警诫他人,匡扶正义。唯有多管齐下,方能告慰见义勇为者的灵魂,温暖逝者家属冰冷的心,修复因冷漠和自私而不断受伤的社会创痕。(斯涵涵)

7、老人在赡养官司中离世,折射孝文化之殇

自丈夫1993年去世后,家住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的李奶奶,因赡养问题,先后两次将四子女诉至法院,在法官主持下,第二起赡养官司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李奶奶的养老问题看起来有了着落,但就在调解协议达成的第二天,82岁的李奶奶便撒手人寰。(12月6日《扬子晚报》)

从本案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由子女不孝引发的家庭悲剧。在物质充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面对八旬高龄的母亲,子女之间为了逃避赡养义务和尽孝责任,竟然在法庭上争执不下,亲情的冷漠,道德的沦丧,令人心寒。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在这场赡养官司中,老人虽同子女达成了调解协议,却抱憾离世,更令人难以释怀。可见,老人在赡养官司中离世,值得当今社会反思。

在社会转型时期,不法侵害和不公平的因素增多,而整个社会无论是来自政府的制度建设、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救济,还是来自民间组织的各种服务都是不健全、不完备的,甚至很多根本就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组织,未能建立起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情感的投入,彼此缺少温暖、关怀,导致一些家庭成员,

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三》

2016年高考作文冲刺十题及范文

2016届高三作文冲刺“十题十篇”汇辑

第一篇: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全国一卷)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有一种爱或许无需别人理解(中国青年报曹林)

小陈:

你好,我叫明华,看到有关你的新闻后深有感触。很惭愧,像你父亲一样,我以前开车时也有接听和拨打电话的陋习,受你爱父之心和此举的感动,以后一定会改掉。想起前几天,我的孩子批评我吃饭时还在刷手机,内心也无比温暖。谨以此信向你表达支持与敬意。

你的行为赢得了多数人的支持,也有少数人质疑和反对——你要宽容这种七嘴八舌的杂音,这就是舆论,当有关你的新闻变成一个大众传播事件后,很多评论就跟你、跟事件本身无关了,你不要被这些争议所干扰,不要被“举报父亲”这个渲染性标签压得喘不过气来,坚信自己是以这种父亲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我知道,你这样做,绝不是“吾爱吾父,吾更爱原则”——而就是纯粹的爱父亲,以这种让父亲记忆深刻的方式改掉陋习。这种爱,只要父亲能够理解就足够了,无须别人的理解。

1

之所以有一些争议和质疑,是因为他们没有站在一个爱父亲的女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没有将心比心,没有同情的理解,而是一个凑热闹的看客和冰冷的旁观者。当这件事成为一个大众话题时,你已经成为一个被消费的热点。大众传媒工业从这条新闻中各取所需:网友需要的是伦理冲突和情法争议,媒体需要的是劲爆新闻和反常故事,评论员需要的是噱头和谈资,交警需要的是普法案例,律师需要的是以案说法,道学家需要的是道德高地,微博需要的是能增加点击的热点,微信圈需要的是能刷屏的温暖鸡汤。

而这一切,与你的需要没有关系。作为一个曾一直努力想让父亲改掉抽烟习惯的我知道,作为女儿的你,要的只是父亲能改掉这个开车陋习,要的是父亲免于被这种陋习所伤害,要的是开车的父亲平平安安回到家中和你一起吃晚餐。从新闻看,你的目的已经达到,父亲老陈后来领悟到“觉得女儿确实说的很有道理,她是在对家人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家人爱的一种体现”。——父亲理解了你的良苦用心,读到了你的爱,那就足够了。

这个世界上,说服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想说服每个人,让每个人都点赞,那根本不可能——我想跟你分享一幅漫画,你永远都无法满足所有人。很多时候,你只须介意你爱的人的感受,只要说服那个你想说服的人,你爱的人理解,你介意的人接受,就可以了。这是你跟父亲两个人的事,是为了影响和拯救父亲,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不必介意那些杂音。你这样做,只是想让父亲改掉陋习,你成功地让父亲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理解了你的爱,真的非常棒。 不要被“亲亲相隐”之类的伪伦理讨论所误导,那是键盘侠牵强附会的乱阐释,这不是会让父亲受到严惩的告密,而是一种提起注意的警示方式。也不要被“大义灭亲”之类的高调赞美所迷惑,这是把你和父亲对立起来的高级黑。这不是什么“大义”,就是纯粹而可爱的爱父之心,你“灭”掉的也不是亲情,而是父亲的陋习。能意识到开车打手机的交通陋习,是原则;能在一再劝说无效后坚持用其他方式去影响,是韧性;能在穷尽各种方式后想到报警,是可爱和智慧;最终赢得了你父亲的理解,是完美的佳话。

2

小陈,这一次事件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了舆论的多元与复杂,当你走向社会,会更多接触到这种舆论生态,请坚守自己强大的内心,坚守自己内心崇高的爱与原则。(1200字)

祝好!

你的支持者:明华

第二篇: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二卷)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李智明供)

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增添价值;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3

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我们的国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袁隆平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专家们的科学精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大李用努力与拼搏,用理想与信念,用坚守与坚持,用热爱与热情走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科研人生之路。这样的人,自然熠熠闪光;这样的人生,注定风采无限!

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以宇宙为疆,光明也不过是局促的一隅。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精彩,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限,为后世留下无限的财富。大李潜心学术,他的人生极具风采!

我愿如大李,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845字)

第三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4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黑衣男”的正义可以更具温情(欧阳国胜)

男子地铁车厢内随地吐痰遭一女士指责后,反而用污言秽语辱骂,连身边的小孩和老人都毫不顾及,终被黑衣壮汉踢脚教训。事件发生后,义愤填膺者有之,拍手称快者亦之。但无论何种反应,都意味着正义尚在、公道犹存。这正是这件事让人欣慰的地方,让人能触摸到人性温暖的地方。

按理,出脚伤人,以暴制暴等反文明的行为总是不对的,但民调显示,认为“黑衣男”该踢的占七成,原因就在于“黑衣男”的“暴”并非简单的“暴”,至少在特定情境下特殊时间里可控状态下的“暴”,是轻微暴力,而非流氓暴力,是一定限度内可控范围下且裹挟着正义与公道色彩的暴力。(概念厘定与概念区分) 为什么说“黑衣男”的“暴”是具有公道色彩的呢?在近于失控的情况下,面对一个基本素养严重缺少又无法明理的人,道德约束乏力,法制管教艰难,选择“暂时性轻暴力”可能是“吐痰男”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路径,这可能正适合他当下的认知水平。“黑衣男”暴力的动机是想控制局势,结果也达到了目的;程度上有分寸,那一脚的效力连轻伤的级别都达不到,且毫无穷追猛打之势,旨在局势的掌控,所以,尽管这种具有正义色彩的暴力依然是反文明的,不能被提出和被鼓励,却可以被理解。与“理中客”相比,人们的情感更激赏”黑衣男“,这既是人性光亮的所在,更是正义与公道本身的力量体现。为“黑衣男”设身处地所想的这份“情”只要建立在对社会公序的维护与人性最深沉的爱的基础上,都可以被理解。

这不是替“黑衣男”开脱,身具正义的勇士也无需别人担责。整个事件中我反而觉得“吐痰男”才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一个。不能随地吐痰、不在妇幼老弱面前大声辱骂,这连几岁大的孩子都熟知的常理,“吐痰男”却浑然不觉,且似乎“理直气壮”,可见受弊之深。显然,与正常人相比,“吐痰男”有太多的教育缺失,这种缺失是一种不公平,因为它很大程度源于社会的各种因素。心理上

5

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四》

2016高考经典作文训练题

2016高考经典作文训练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了,他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60分)

审读这则材料,应当抓住“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从中可以引发的感悟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才不会因盲目攀比而使自己陷入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境中。这段话还可给人以启迪:长跑、散步、百米冲刺,是不同的人生选择,对于人的动作、体能等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自惭形秽。

参考立意:①贵在自知之明;②活出真我风采;③找准道路(明确方向),从容前行;④拒绝盲目攀比,走好脚下之路;⑤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无须与别人比较;⑥给自己定好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⑦人要有自己的明确目标,不能这山望到那山高;⑧人生多彩;等等。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8. 【立意分析】

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行为影响了位置: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他的位置、成就、社会评价等等。

(2)位置影响了行为:意思是当一个人身处其位、身处其境时,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及行为,正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从辩证的角度考虑,位置与行为具有相互影响。

立意属于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都是切合题意的较佳立意;如果所写内容只涉及“行为”或“位置” 的一个方面,却没有涉及“行为”“位置”的关系的,属于基本合题;如果所写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另起炉灶的,则属于跑题。{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

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新春,小爬山虎要长大了。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着墙壁往上攀援了。墙角的竹笋嘲笑他柔弱才疏、动作迟钝,路边的小草讽刺他胸怀野心、趋炎附势,低矮的牵牛花则羡慕他坚毅有力、能爬高墙。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墙顶。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像的那样美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望和怅惘。突然楼上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葱郁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爬山虎听了心里

甜甜的,一时百感交集,陷入了深思„„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略

试题解析:

思路一:可以从小爬山虎的角度来写。小爬山虎在长大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当妈妈告诉他屋顶有美丽的风景时,小爬山虎对风景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希望能早点到达屋顶。于是,他沿着墙壁往上攀缘,但是,墙角的竹笋和路边小草的嘲讽使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帮助下,他终于爬上了屋顶。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美景,产生了失望和怅惘的情绪。而楼里孩子由衷的喜爱让小爬山虎终于发现了自己就是美丽的风景,而美丽的风景是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这个材料实际上写出了小爬山虎心理成长的过程,这和人的成长过程是一样的。面对成长,我们该怎样看待别人的批评或者表扬呢?对待同一件事,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去分析、解决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写“要学会变换角度看待问题,才会出现新天地”,“要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只有不断攀登,才能见到峰顶的风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等。

思路二:可以从小爬山虎妈妈的角度来写。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更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小爬山虎的沉思中可能有对妈妈教育的深刻理解。正是妈妈希望小爬山虎有远大目标,才使得小爬山虎想爬上屋顶,看到美丽的风景,从而成就了自我。联想我们的家庭教育,在成功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者,而是孩子成长中的引路者。再想想那些“溺爱”下的孩子们,他们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等等。由此,可以写教育孩子要树立正确的目标,才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不畏惧艰险,取得成功等。

思路三:可以从墙角的竹笋、路边的小草角度来写。小爬山虎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而墙角的竹笋、路边的小草就可以说是反对者。这种批评会让他失落,甚至停滞不前。但是,小爬山虎最终顽强地爬上了屋顶。小爬山虎的成功,可以说明适时的批评能成为人们前进的动力。在生活中,老师、家长的批评,可能语气较强硬,语言较尖酸,但是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们,他们是希望我们明天会更好。由此可以写“批评的价值和意义”,“在批评中学会长大”等。

思路四:可以从牵牛花、太阳伯伯、风姑娘的角度来写。小爬山虎的成功是与牵牛花的赞扬、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与支持分不开的。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就没有小爬山虎前进的动力。联想到生活中,一些成功人士的身后总会有很多幕后英雄,正是这些幕后英雄的支持与鼓励才成就了成功人士的辉煌。由此,可以写“鼓励与信任才能成功”,“成功的背后”等。思路五:可以从孩子的角度来写。小爬山虎最终心里甜甜的,是与这个孩子的话分不开的。“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小的爬山虎能为人类提供阴凉,这就是他的价值,这就是他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人或事,发现我们忽视的美丽。由此,可以写“要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要心胸宽广,容纳万物”等。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又一次月考结束了。晚上桂林难得和爸爸在一起聊天。

桂林:“爸,荀子曾说过‘流言止于智者’,后世人也大都信奉‘谣言止于智者’类似的说法,可是现在为何‘流言’风行,‘谣言’难禁呢?”

爸爸注视着儿子,一阵沉默。之后说:“你说得很有意思。古老的智慧遭遇今人的挑战,或

许是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桂林:“都发生了变化?”

2016高考作文写一封信

https://m.chawenzhang.com/zuowen/15251/

上一篇: 2016四川卷高考作文各方点评下一篇: 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